法制網訊 記者徐偉 一名男子自導自演,在電話一端,分飾兩角,既扮演親屬,又扮演執法人員,瘋狂行騙,致使62人上當,騙得人民幣78.3萬元。日前,重慶市潼南縣人民法院對這起詐騙案進行宣判,判處被告人胡某有期徒刑十年零四個月,並處罰金人民幣30000元。
  說者無心 “聽者”發現“商機”
  2010年,37歲的胡某從廣東回到四川老家探親期間,和親戚、朋友聊天時,總聽到別人說起一些冒充親屬打電話騙錢,而且還有很多人上當受騙的事兒。“說者無心,聽者有意”,就是這些隨意的交談,讓因吸毒而時常感到囊中羞澀的胡某嗅到了“商機”。他發現這種電話詐騙的方式,成本小,來錢快,於是,在詳細瞭解別人受騙的過程後,回到廣東,便用買來的電話卡、銀行卡和手機,走上了“快速致富”的詐騙之路。
  初次行騙 “菜鳥”嘗到“甜頭”
  2011年6月10日早上7點,身在廣東的胡某用手機撥打了重慶市梁平縣曾某家的座機電話。電話接通後,他假扮廣東省某派出所執法人員,對曾某謊稱其子在廣東因販賣毒品被抓,要他們放人,就需要打8000元錢到“韋威”的賬戶上,如果過了上午9點,還沒有打錢的話,其子就要被判刑。為了騙得曾某的信任,他又假扮曾某的兒子,謊稱自己幫別人帶包,但包里裝有白粉,被派出所抓到,自己通過說好話,派出所那邊同意給8000元錢就放自己走。愛子心切的曾某為了能救出兒子,接完電話便趕到當地郵政銀行,將8000元錢打到了“韋威”的賬戶上。就這樣,胡某“輕輕鬆松”地掙到了詐騙生涯中的“第一桶金”。
  瘋狂作案 “老手”被判重刑
  第一次行騙成功後,胡某不斷總結經驗,熟能生巧地瘋狂作案。在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,短短兩年的時間里,先後在廣東、新疆向居住在重慶市潼南縣、梁平縣、墊江縣等區縣的李某、周某等62人家中撥打電話,用同樣的作案手段,騙得李某、周某等62人的人民幣78.3萬元。2013年6月9日,胡某被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公安局高新(新市)區分局刑偵大隊捉獲,追回贓款55萬元。同年6月27日,被重慶市潼南縣公安局刑事拘留,12月9日,潼南縣檢察機關依法對該案提起公訴。潼南縣人民法院審理認為,被告人胡某以非法占有為目的,採取虛構事實、隱瞞真相的方法,騙取他人財物數額巨大,其行為已構成詐騙罪,遂作出瞭如上判決。
  法官提醒:近年來,類似的電話詐騙伎倆層出不窮,但為何如此低劣的騙術卻屢屢得手,這不能不引人深思。在此提醒廣大群眾,務必要提高警惕,增強自我防範意識,避免上當受騙。  (原標題:“一人”分飾“兩角”瘋狂作案 騙得78.3萬元巨款獲重刑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xm94xmcay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